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?慢性泪囊炎是泪囊病变中常见者,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,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,伴发细菌感染引起,此病与黏液囊肿性之主要鉴别,是为泪囊部皮肤呈现一定程度的弥漫性充血,结膜炎与泪溢症较为明显。严重者可形成化脓性脓肿。那么慢性泪囊炎有哪些症状,怎样治疗呢,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。
慢性泪囊炎的症状:
1、溢泪。
2、指压泪囊部或冲洗泪道时,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白泪小点流出,无冲洗液流人鼻腔或咽部。
3、分物大量积聚时,能使泪囊扩张,局部隆起。
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
1、局部滴药:将患眼泪囊脓液挤压干净后,滴抗生素眼药水。
2、泪道冲洗: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、激素或酶抑剂(如a-糜蛋白酶)冲洗,每3~5日1次。
3、探通与扩张:经过一个时期冲洗,待分泌物消失时方可采用,但禁用暴力,以防形成假道,使感染扩散,导致加重其阻塞程度,扩张采取安置Crowford引流管或球头硅胶管。
4、介入方法:置人鼻泪管支架。
5、手术方法:以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或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为主。
近年来,耳鼻喉科鼻内窥镜手术为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术途径——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。我院拥有的鼻内镜手术摄像系统及鼻窦钻,广泛开展鼻内镜手术,在鼻腔泪囊造口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。
泪囊与鼻腔相隔骨性泪囊窝和鼻腔黏膜两层结构,泪囊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大部分位于中鼻道前端。术中在鼻内窥镜下于中鼻甲附着处前端前下方1处作黏膜切口,分离暴露1.5×1.5的骨面,于近钩突处用鼻窦钻磨除泪囊区骨质将骨孔扩大至1.0×1.5,暴露与确定为泪囊内侧壁后,在泪囊壁上作尽可能大的“∩”形瓣,下翻跨于骨孔下缘,形成泪囊内侧壁造口,并与钩突处粘膜吻合,泪囊引流口及粘膜吻合口处填压可吸收明胶海绵。一周后行泪道冲洗。术后一个月每周冲洗。该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造骨窗时应尽可能大,直径不小于1 ,切开泪囊壁时要切开泪囊全层,与骨窗直径一样大,这样脓液引流通畅,。
通过上文的讲述,关于泪囊炎还有疑问欢迎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的健康医生,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将竭诚为您服务!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治疗急性泪囊炎需注意三点!